據2019年世界阿爾茨海默病協會報告,失智癥死亡人數近年人員急劇上升,已被列為第五大死亡原因。而截止2018年為止中國失智癥患者約為1200萬,占國內老人總人數的 5% ;全球失智癥總人數的 21% 。目前國內失智癥患病老人每年以約100萬數量遞增,數量之龐大已引起國家和社會的重視,近幾年對于失智癥老人的研究和照護也日趨完善,對失智癥人群的環境改造也逐漸被大家重視。
失智的各階段對應環境的需求
一、輕度知能障礙階段:這個階段面臨較為困難的一些工作或環境會出現問題,但對日常生活起居無影響。
這一階段包含兩個時期:
1、記憶衰退時期:我們常把這個時期與健忘混淆,這一階段的老人偶爾會出現記憶短暫遺忘,需要時間回憶,與健忘情況非常類似;這時我們建議給予的環境需求我們強調環境安全性與便利性;在色彩的搭配上以淺色系配以簡約或輕奢適老家具為主,避免復雜裝修和適老家具擺放,搭配于一些明顯存放的空間,解決因找不到東西而產生的焦慮感。
2、記憶模糊時期:這個時期明顯的特征表現在健忘次數較為頻繁,對即將要進行的工作會產生遺忘現象,但間隔一段時間仍可記起;這個時期建議給予的環境需求是安全性、便利性與記憶提醒;在色彩的搭配上建議采取粉色系配以簡約適老家具為主,設計存放區需明顯或半開放,對每個區域應著重記憶提醒功能。
二、初期知能障礙階段:這個階段會出現遺忘,但對于長期的記憶仍然保存,而容易出現重復敘述或做同一件事情,對物品擺放偶爾會出現錯位,方向感減弱,比較容易猜疑、焦慮、失眠。經過醫療確診為早期失智癥人群。
這個階段包含兩個時期:
1、 記憶遺忘時期:這個時期已經不再是健忘,在日常表現上偶爾會出現東西擺錯、遺失現象;這時候據專業醫療專家建議,需要有人員陪伴,所以這個時期我們的環境不僅僅是針對患者本身,我們在環境建議上會建議增加陪伴人員的可操作性,需要給予的環境需求是安全性、存取的便利性、舒適性與對擺放物件的標明;在色彩的搭配上則開始偏向顏色多樣性、簡約溫馨感適老家具為主,減少老人的猜忌與焦慮。
2、心理轉變時期:這個時期因為知能逐漸喪失已經開始產生對周圍人與環境的敏感性,除了腦部器官的改變,心理也出現轉變,他們要面對的環境需求也由簡單轉變為復雜,在環境的設計中也不僅是使人愉悅,開始需加入心理干預,在環境建議上我們除了考慮老人與陪伴人員外,增加回憶設計,將老人以前使用的部分物件再利用,除了上述因素外,增加一些醫療、保健、護理的環境設計與更多通行空間,降低不必要的適老家具擺設。
三、中期知能障礙階段:這個階段會出現生活能力下降,對日常生活處理上變得困難,需要旁人協助項目開始增多,心理異常明顯,如攻擊、游蕩、妄想等。
這個階段包含兩個時期:
1、行為知能障礙時期:這個時期對使用物件的過程中已經無法完善完成,需要旁人介入,如煮食、沐浴、如廁等,需要護理人員在旁完成,這時對環境的需求將不在強調感知,一般偏向冷色系,但不可以灰色系為主軸,設計需求上建議回憶與安全防護并重,并增加導視和明顯知識標志、使用智能設備需額外添加有聲提醒,并降低及時性的智能化設備使用,對適老家具和衛浴器具的選購,偏向牢固、簡單、抗菌、易清洗。
2、心理知能障礙時期:這個時期容易因為遺忘而產生心理緊張、游蕩與妄想,所以在環境的需求上建議采用開放式半透明設計,盡量避免設計明顯全安全防護環境,可添加音樂、動物、手工、保健、化妝、園藝、懷舊等環境設計改善心理問題;另外,現在一般會建議選擇一些記錄行為軌跡類的智能產品,但最好避免采用厚重、易摘取記錄儀器。
四、晚期知能障礙階段:這個階段大多嚴重記憶喪失,僅剩片段記憶,認知,行為及自我照顧能力幾乎歸零,無法表達需求,也聽不懂別人說的話??赡艹霈F四肢行動能力嚴重退化、僵硬、不能進食、大小便失禁,由于缺乏活動而四肢退化,逐漸變成長期臥床。此時他們的腦部神經已經嚴重受損,幾乎完全依賴他人照顧。這個時期的老人不再對環境有改善性的需求,一般患者已經由介助轉為重度介護,依賴醫療和康復環境多,在環境上與醫療環境可以共用,唯獨建議可再增加音樂環境,改善醫療單調生活環境。
以上是我對失智老人環境的改善建議,雖然環境在失智癥老人的生活可能無法超越對失智老人的服務,希望上述的失智癥生活環境的議題能夠引起大家對失智老人的關懷與包容。
(以上插圖均來自于網絡,侵刪請聯系管理)
廣州市長青養老服務產業研究院
維格康養適老家具研究中心
蘇新景
